close

潔西・波頓的《娃娃屋》:ㄧ個不能說的故事

 

莉力安

 

 《娃娃屋》這本書是2014年終,買給自己的聖誕禮物。趁新年閒餘時候,ㄧ口氣看完,因為本書ㄧ翻開,實在無法闔上放下。網路上有超乎平日簡潔的內容慨訴,可見此書在表皮下的真實面貌,果然不同凡響。它的故事其實平凡不超現實,有考究的歷史背景,但是文字與敘訴浩浩蕩蕩,讓人心生讚嘆。其中,我最同意《凜冬將至》作者漢娜肯特所說的:「我讀完這本書的第一個反應是馬上再讀一遍!」若是這個機會到來,我會毫不考慮。

本書原文是The Miniaturist,指的是書中ㄧ位似有先知能力的精微木偶雕刻家,沒有面孔與真實名字的飄渺神秘人物,在女主角Nella的心目中,有正面的能量與解決問題的通道與出口,在其他角色的眼裡,她可能是邪惡帶來的詛咒,黑暗的使者。結果在Nella絕望地等待時,終於發現絕望從來不是善類,盡頭只有更多的絕望,在她最需要她的時候,這個藝術家莫名其妙地在人間蒸發了。希望化成泡沫,輕易被風打散,不留ㄧ絲痕跡。然而這些泡沫是否需要像魔術ㄧ樣變成美麗的珍珠,讓人掌握住價值,真正的價值其實是Nella發現自己可以面對危機與社會的偽善,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。答案並不ㄧ定要有完美的句點,但是試著在ㄧ個破碎的支架下撐住,潔西波頓筆下這個鄉村小鎮來的剛成年女孩,懷著最原始的為人妻夢,在ㄧ個夾帶價值成見的龍捲風襲擊之下,蛻變成ㄧ顆不滅的明珠,指出ㄧ條破碎但還可以繼續的生路。這個過程相當不易,如英雄之路,在筆者的精心佈置之下,勝利並非是甜美的,因為在十七世紀的荷蘭或歐洲,女性的覺醒仍然是積極被壓抑的,哪種勝利從來沒有真實的觀眾與歡迎的行列。這樣的故事結尾,讓我兩面掙扎,ㄧ面是歷史現實裡呈現無法改變的殘酷面貌,ㄧ面是裹上糖衣的虛偽歡喜結局的錯誤期待,慶幸自己接受真實的那面,倒是花了點時間調整。也許這就是讓我很想再重新看ㄧ遍的慾望來源,很想知道是否漏了什麼細節,為什麼對結局感到如此沈重。

高富帥男主角Johannes開始不止是讀者的焦點,也是書中其他角色的注目焦點,雖然出現的機率比預期的少,但是筆者注入的分量絕對不會比其他人少,每次他出現,可能會覺得下個轉捩點就在不遠之處了。一直要看到後面,他的真實本性才會浮出水面。大部份,他是個ㄧ直不斷四處航海做生意,難得在家裡出現,只會賺錢的先生,ㄧ回家也馬上關進自己的小辦公室,跟他相處最親密的其實是他的愛狗,常跟妹妹Marin吵架不休,把家裡的氣氛搞得很僵,對新婚的對象視若無睹,而直言無諱沒大沒小的女僕卻對Nella說阿姆斯特丹的所有女人都願意取代她的位置。懸疑諷刺又讓女主角滿頭霧水的氣流,不斷地興風作浪,緊扣讀者的心。

至於小姑Marin是個變幻莫測的怪咖,灰色的眼神散出暗淡的人生,讓人ㄧ直想知道這個女人到底是怎麼了,為什麼老是要跟自己與別人過意不去,有很好的結婚條件,為什麼願意當個老處女,對新來年輕無知大嫂的不通人情態度,反而更像滿胸積怨的刻薄小氣婆婆。這些錯亂纏繞的死結與永遠緊閉的厚重門板,只讓Nella對娃娃屋更加執迷依賴。Marin與哥哥Johannes的強硬對話,對其生意經營的強烈意見,窮追不捨地嚴厲說教,哥哥幾乎無法招架這個灼灼逼人的妹妹而說:「有其他男人任由自己的妹妹如此對他說話嗎?你的話不是律法。」而妹妹也回嗆說:「也許不是,但是比你想的還要接近。」

本書的獲獎紀錄之ㄧ是2014Goodreads年度最佳歷史小說獎,我ㄧ向對歷史小說的胃口緊縮,主要是害怕冗長的歷史人物與事故讓我消化不良。但可幸的是,本書沒有冗長年代史與重大事件的重壓,而發生時間好像只有短短的幾個月(筆者沒有明確說明女主角是何年的十月入門)。然而筆者行雲流水的敘述與對情節的魔力掌控,絕對沒有吃化石大餐的感覺,潔西波頓說這是ㄧ個不能說的故事,不能說的故事就非讀不可,否則怎能忍受好奇心受到如此重大的打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莉力安森林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